血壓指的是血液在血管內流動時對血管所形成的壓力。血壓過高對身體的危害是非常大的,積極做好高血壓的預防工作對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有必要的。而多走路能調節(jié)血壓的說法確實是有一定道理的,因為走路可以促進人體代謝,加快血液循環(huán),對于降低血液粘稠度和穩(wěn)定血壓的確有很大幫助。不過需注意的是,想要依靠走路來降低血壓是有很多事項需要關注的。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。
1、走路鍛煉量
走路是一種較為輕松的體育鍛煉,尤其是慢走,在天氣涼爽的時候,即使慢走一小時,人體可能也不會出現排汗現象。那么想要通過走路來降低血壓,每天到底應該走多少步呢?一般情況下,走路至少是應該走1萬步才能達到鍛煉效果的。尤其是在降低血壓方面,最好是選擇快走而非慢走。不過對于這一點,大家一定要結合自身的身體狀況決定具體的走路速度。如果走路過快會引起不適的話,千萬不要過度勉強。
2、走路時機
很多人都有飯后散步的習慣,認為既可以促進消化又能夠調節(jié)血壓。但需注意的是,飯后走路一定要在進食半小時以后再走。如果進食過后立刻就進行散步鍛煉的話,是非常不利于身體健康的。不僅無法達到促進消化的作用,而且是很有可能導致嚴重的腹痛和腹脹。
3、走路環(huán)境
如果是進行室外散步鍛煉的話,選擇健康舒適的環(huán)境也是非常重要的。首先,應選擇道路平坦、空氣清新的地區(qū)作為散步的主要場所。如果長時間在空氣污染較嚴重的環(huán)境中進行走路鍛煉的話,是很容易誘發(fā)唿吸道疾病的。其次,在進行室外鍛煉時一定要多關注天氣,如果是雨雪大風天的話,則應適當減少或取消鍛煉。
4、熱身
在很多人心目中,走路作為輕緩類體育運動是不需要進行提前熱身的,這種觀點是完全錯誤的。尤其是對那些走路運動量比較大的人來說,在運動之前一定要做好熱身練習。否則在走路過程中是很容易出現腿腳不適和過度疲勞的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