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,電商給了消費者臆想物美價廉的空間。

電商賣貨靠圖片,圖片可以實現(xiàn)所有人對產(chǎn)品美好的臆想——物美價廉。實體店看得見摸得著,沒有臆想緩沖的空間。雖然電商可以退換貨,但很大一部分人事后嫌退換麻煩。
2,口碑宣傳實體店完敗電商,實體店獲客遠低于電商。
實體店做得好靠方圓幾公里內(nèi)的人與人之間的口碑宣傳,真實費力!電商呢?銷量可以刷單,好評可以水軍,影響力卻是全國;產(chǎn)品不一定如圖片真實,但絕對省事有效。
3,電商面對全國范圍,商品海量,小眾特殊商品購買便捷。
筆者也認可這種觀點,但這是小眾特殊商品,需求必然也小,不能代表廣大廣泛的需求,這里就不做討論了。
4,上班族大都沒有閑暇多余時間逛街,需要網(wǎng)購,實體店耗時耗力。
上班族為什么沒有多余閑暇時間呢?因為要加班賺更多收入呀!996是福報呀!沒有996,資本家怎么讓資金快速流入他們腰包呢?怎么才能富了少數(shù)人窮了大多數(shù)呢?歐美國家能996嗎?
5,電商是法外之地,這么多年缺乏有效監(jiān)管控制,得到了無序野蠻發(fā)展。
實體店為啥敗給了電商?找到答案了
?電商減少了中間環(huán)節(jié),減少了流通,減少了地方財政稅收,減少了國家稅收。
如今的電商利大還是弊大?是不是野蠻發(fā)展?這里不再深講,請看鏈接文章:
電商發(fā)展利大還是弊大?
6,電商低價。
隔行如隔山,大多數(shù)消費者不是專業(yè)人員。不少人只認價格和外觀,他們認為外觀差不多,價格便宜就是劃算!
外觀差不多,自然給電商衍生假貨仿品造就了土壤。大街上的小汽車都是四個輪子,價格一樣嗎?同一大小款式的器具顏色一樣,但材質(zhì)可以是金屬,也可以是塑料,金屬也分若干種,價格能一樣嗎?布料棉有100%棉,也有90%棉、80%棉、50%棉,他們價格能一樣嗎?同樣材質(zhì)做工精細不同,價格能一樣嗎?
常山圖庫
新聞排行榜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