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經濟的不斷發(fā)展和進步,我們國家在其他方面的水平也都有了很大提升,尤其是在教育事業(yè)方面。
我國也一直非常重視教育問題,現在全國都已經普及9年義務教育制度,也就是說基本很少再有孩子上不了學的問題了。
也正是因為教育的進步,讓更多的學生都有了上大學的機會,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文化,不過隨著大學生人數的增加,又一新的困境隨之出現。
那就是現在的大學生畢業(yè)以后,想要找一份讓自己滿意的工作,真的不太容易。學生們要么就只能降低自己的標準要求,要么就繼續(xù)提升學歷讀研,這樣或許才能有更多的機會。
2021年的考研人數達到了410萬,如果不是為了提高自己的就業(yè)競爭力,現在考研的人數應該也不會有這么多吧?這一數據也從側面反應出,現在大學生確實難找工作。
但其實,也會有人發(fā)生這樣的疑惑,研究生就一定能找到好的工作機會了嗎?他們和本科生真的有很大的區(qū)別嗎?
那畢業(yè)工作以后,本科生和研究生到底差在哪些地方了呢?看完這4張對比圖,讓很多人感覺心酸。
工作后,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對比:
工作狀態(tài)
如果說,一個人可以輕輕松松地掙到自己足夠花的工資,為什么會選擇一個勞累的工作呢?同樣是工作以后,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工作狀態(tài)有可能完全不一樣。
因為學歷的不同,二者所能夠得到的待遇和機會也是不一樣的。
所以通常情況下,這兩種人的工作狀態(tài)也很不一樣,研究生已經是頤指氣使的了,而本科生們就比較“生無可戀”卻還要時刻保持熱情。
薪資待遇
還是那句話,二者的起點不同,能夠得到的機會肯定大不相同,薪資待遇自然也是不一樣的。
也許是同樣的剛進公司,但本科生一年的年薪也許只有五萬,而研究生一年的年薪可能是十萬,更別說是在公司工作幾年以后了,二者的薪資待遇差別只會越來越大。
晉升空間
以5年為例,工作5年后的研究生也許達到了一個管理層,基本最次也能混到小領導的級別。而很多本科生工作5年卻仍然在原地踏步,想要晉升空間也是非常小的。
研究生工作5年后,前途可謂是一片光明,而本科生們卻還是社會最底層,每天還要擔心會有被辭退的風險。
情緒不同
每個人所處的位置不同,擔的責任也不同,面臨的壓力也不同。研究生進到一家企業(yè),可能會被當成重點人才來培養(yǎng)。
領導層在研究生的身上也會花費比較多的心思,對他們的期望非常大,但這同樣也是研究生們的壓力所在。
盡管研究生在工作一段時間以后,可以說會一定的名和利,但也許他們的負面情緒也已經積累到了一定的地步。
而本科生進入一家企業(yè)也會被培養(yǎng),但不會有像研究生這么大的期望,所以他們的壓力會更小一些。
工作之余他們還有豐富的業(yè)余生活,即使在單位里工作幾年之后依然沒有晉升,但他們卻過得更加快樂,情緒也會更好更穩(wěn)定。
魚和熊掌不可兼得,既想要名和利又指望得到快樂,可能有一部分人能做到,但大多數人是有了名和利之后卻沒有這么快樂的。
那本科生到底要不要考研?
其實這也要從多方面角度考慮比較好,首先一點肯定是要先從個人情感角度來考慮。如果自己有考研想法,并且有決心能夠考上的話,那考研當然也是對自己很有好處的。
有的人可能考研也不完全是為了找工作,而是想要繼續(xù)學術研究,這樣的話考研深造是對同學最好的選擇。
其次要看專業(yè),有的專業(yè)其實考研對找工作沒有多大幫助,同學們除非跨專業(yè)考研,不然考了也沒什么大用,不如把時間用在找工作上,說不定也有好的發(fā)展。
而有的專業(yè),像比如醫(yī)學、法律等等,如果不考研就基本沒什么出路,工作也不好找,那毫無疑問就應該要考研。
最后要看目前就業(yè)情況如何,如果現在同學們就能找到一份比較好的工作,那考研也可以暫時放到一邊。
總之,考研是根據同學們的具體需求所決定的,選擇權還是在同學自己手里。但考研沒壞處,既能提高學歷,還能學到更多知識,找到更好的工作,這些都很有參考價值。
